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特别推荐>健康>正文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2020-02-27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King 点击:

分享到: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 ——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王森 笔者以为,中西医药真正的对决,不仅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对决,更是思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乃至整个宇宙的时空对决。大到河汉星云,小到细胞细菌,纷繁复杂,不胜枚举。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不同”、“三不敌”和“三不让”! 下面,我重点从九个方面谈谈个人浅见,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业内高人和广大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十四、关于三不同。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一百个人可能会有几百个看法,而且似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理,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不同。 一是指导思想不同。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医学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人类在对自身身体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医学理论。 笔者认为,思想是行动的钥匙,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会打开什么样的实践大门。很显然,中医和西医分属于两大哲学体系,自然会分别打开各自的实践大门,所以在认识和实践中各执一端、泾渭分明,出现分歧和矛盾也就在所难免。 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至关重要! 中医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立论于天人合一、天地人相应、法于易经、阴阳五行、经络学说、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等一系列理论基础。 西医基本上是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立足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从解剖学、生理学、化学与生物学开始认识的,主要是从人体的结构上加以研究。 中医之长处,在于讲气脉,重系统,由此而导致常人难懂,难免失之于虚;西医讲实验,重表象,由此导致无视系统,舍本逐末。 1955年,毛泽东指出:几年来,都解放了,唱戏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医还没得到解放。中医进修西医化了。看不起中医药,是奴颜婢膝奴才式的资产阶级思想。 1969年8月,周恩来在接见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及部分代表时说:“西医学中医,心里总是不服气,格格不入,认为中医不科学。其实西医就全部科学吗?它的局限外在形式的很。”西医的科学,更多的体现在“外在形式”。 伟人一发言,便是卓尔不凡。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二是历史沿革不同。 古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起源于古希腊,它的奠基人是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学的“四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液、黑胆液组成的,而且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身体中充满了各种液体,这些液体的平衡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们的平衡与否反映在气色、气质和性情上;同时,古希腊医学还强调心与身、人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并非常重视保持健康,认为健康主要取决于生活方式、心理和情绪状态、环境、饮食、锻炼、心态平和以及意志力等因素的影响;古希腊医学体系要求医生应当特别重视研究每个病人个体健康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所以它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强调的是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主动合作。有许多内容与中医相似。 可是,到十七世纪时,“四体液学说”遭到了猛烈抨击,因为它被认为是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空洞理论。从此以后,西方国家的学者就否定并摒弃了古希腊医学,秉持正确的研究思想,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在近代时期发展出了一门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全新医学体系,这门全新的医学体系就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也就是在当今全世界各国各民族正在发展的“西医学”。 以医院发展为例。医院最早起源于社会抚恤组织的建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医院的历史演进,早期应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奴隶社会,晚期到18世纪末叶。全球医院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古代医院(经验医学时期),近代医院(实验医学时期)和现代医院(科技医学时期)。 我国周代已开始起步。在《管子•人国篇》中,就有关于是“慈幼、恤孤、养疾和问疾”的记载。公元前七世纪时,管仲辅助齐桓公执政,在京都建立了残废院,收容残废人,供给食宿,给予治疗。这是我国古代医院的雏形。印度于公元前600年就有医院的雏形,收容看病的人;公元4世纪在罗马有教会医院,属于修道院。 6世纪以后,西欧开始建立医院。542年在法国里昂,641年在巴黎建立医院。医院当初兼做旅店,是患病的教徒、旅客和香客的医务所或避难所。在整个中世纪,除在9世纪出现产科医院外,医院几乎不分专科。 12世纪后,收容病人的机构进一步独立,正式民院开始兴起。第一个正式医院是1204年建于罗马的圣灵医院(HospitaloftheHolyGhost)。14世纪后,欧洲麻风病人减少,许多麻风院便逐渐改做普通医院;医生亦渐由非神职人员从事;医院规模由中世纪初期一般只容十几名病人的小医院,发展到一些城市最多达220张病床的医院。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为近代医院——实验医学时期。由于欧洲文艺复兴促使近代科学的快速形成与发展,而与之相应的医学科学由经验医学转变为实验医学。医学从宗教与神学中分离出来,中欧出现医学繁荣,人体解剖作为一种科学问世,随后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等相继建立。尤其是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皇家科学院的相继诞生,由此步入由古代医院向近代医院的转型时期。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三是发展道路不同。 中医中药是宏观论,看重的是人的整体观,讨论的是经典、医古文、学术、门派、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汤头、药性、道地药材的采集与加工炮制方法等;同时,中医中药又是模糊科学,靠的是经验的积累和对病情整体把握,药方配伍方面也是综合考虑,所以常常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中医的经验一般无法复制,发展道路主要靠个体奋斗,加上中医还有秘方不肯外传,家传传男不传女等等限制,特别是文言文写成的中医药典籍,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读懂读透,学习中不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就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不能掌握要领,所以发展道路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和小众性,发展道路可能会越走越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中药的发展道路随着国有化也走上了大众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医发展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发展速度也实现了从普通列车向高速列车大幅度迈进。 西医是微观论,诊断和检查主要是听清楚,看明白,主要靠仪器诊断,离开各种医疗设备,大部分西医会无所适从。同时,西医又是精准科学,经常精准到组织、细胞甚至是细胞核,用药的理论与实践也几乎一模一样。所以西医一般谈论的是化学反应、分子、原子、纳米材料、细菌、细胞、克隆、遗传、变异、基因工程等,看中的是技术革新和技术普及,而且技术传播过程很少有地域、门第、身份和性别等等障碍,所以西医的传播的科学性和大众性十分明显,发展道路只能是越走越宽!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 在临床医学上,19世纪诊断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叩诊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雷奈克(Laennec R.)发明听诊器;许多临床诊断辅助手段,如血压测量、体温测量、体腔镜检查都是在19世纪开始应用的。19世纪中叶以后,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无菌法的应用,对外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外科学开始迅速发展。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西医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的传入,随着西医传入的扩大,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引入中国,从而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医西药的发展更是前所未有、突飞猛进,甚至一直占据全国各级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一度还有了废除中医的杂音,可谓登峰造极、如日中天!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十五、关于三不敌。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中医中药明显有三个方面的弱势,也就是三不敌。 一是能力敌不过实力。 笔者认为: 好中医凭能力吃饭。 好西医凭实力吃饭。 就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言,中医中药一般敌不过西医西药,这个事实,我们必须承认。所以,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恰好是能力与实力的较量。 先说中医中药。不管是望闻问切还是开处方,都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用药也得靠自己,用什么药,用多少克,都要考自己现场判断,当机立断,容不得半点马虎,也容不得拖泥带水,没有能力绝对不行。比如中医用药,ABCD四种药,每一种药都有许多成分,相互作用反应就会有N种结果,而N种结果都是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很显然,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仅仅靠能力就够了。 西医的诊断,通常以问诊和听诊居多,基本上是先开一个检查单,B超CT什么的,要不开一个化验单,化验你的血液和两便,然后再拿着检查单和化验单再告诉你得的是什么病。用药就更加多样化,固态液态针剂片剂,红黄蓝绿五颜六色,整个过程绝对不是靠一个人完成,需要一个或者多人一起努力,有时候单靠一个科室都无法完成,需要好几个科室甚至是整个医院系统。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强大的机构和团队作为后盾,一个西医个人无论如何是完不成全过程的。像这样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靠的就是实力!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二是个人敌不过团队。 因为凭能力吃饭,古代的好中医一般都是悬壶济世,或游走江湖疗疾救苦,或归隐山林著书立说,大部分生活囧困,身份低微,却又声名远播,德泽流芳。 因为凭实力吃饭,当代的好西医一定都是顺应潮流、把控时势,或纵横学界,名噪一时;或驰骋同业,权倾一方。最起码,也是前呼后拥,衣食无忧。但随着年老体衰,慢慢会功成身退。 所以: 中医一般越老越值钱: 西医却走不出抛物线! 中医越老越值钱,是因为好中医一般都是从孩童时期就已经辨百草,记药性,背汤头了,然后要知道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五脏六腑、穴位经络,要知道虚实寒热、望闻问切、君臣佐使、对症下药,甚至还要掌握患者心理学与各种人情世故。越老,实践就越广博,经验就越丰富,诊断就越准确,用药就越妥当!越老越值钱实至名归、理所当然! 西医走不出抛物线,是因为好西医都是从大学开始就研究人体解刨,研究麻醉、开刀、缝合、输血、抽水、输液、导尿等具体操作,一般是新手时候胆大心细,虽然经验不足,但走的是上坡路;等熟练之后医技登峰造极,心里却越来越脆弱,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老年时候,一切和动手能力相关的技能也随之衰减,所以只能是抛物线了。 但总体上看,过去的中医基本上属于单打独斗,即使是像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这样的神医,顶多就是教几个徒弟而已,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更没有专门的医院,即使是君主们给他们官做,一般都是反复推辞,就算进了皇家专设的太医院,诊病治疗过程基本上是以个人形式存在,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西医则不同,团队和组织在任何时候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且团队中的个人之间不仅仅只有师徒师生关系,有些甚至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专业,但是一个病人就可以把许多人联系起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强大队伍,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竭尽所能,都能够同仇敌忾,形成强大合力,大兵团作战优势相当明显。这一点,中医永远望尘莫及!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三是传统敌不过现代。 西医紧跟时代,建立在现代科学顶端,是天之骄子,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现代科学的集大成者。虽然大部分是对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非医疗诊断和临床本身的创新,但西医已经被各种科技光环笼罩,俨然与最新科技平起平坐,划上了等号。 中医尊崇传统,认为老祖宗不能丢,特别是过份迷信古圣先贤,总认为前人无法超越,祖宗之法不可变,所以宁肯抱残守缺,也不愿意革故鼎新,即使有人稍加改革,便群起而攻之,结果往往会造成,“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十六、关于三不让。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中医中药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也就是三不让。 一是当仁不让。 中医史与五千年中华民族史是同步的。早在黄帝时期,就产生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当然有人会说也许是后人托名而写,但那样严谨的理论不是常人所能完成的,而且成书年代无人可考。早在神农时期就有草药出现,中草药是与农业同时产生的。而且,中草药的发现也决不是偶然的。比如每味草药的性、味、归经、相成、相佐、相反、相畏等等作用是用科学方法和人的常规方法都无法总结出来的。 中医的理论是天地万物与人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包括植物、矿物、动物等等都可以入药。《本草》曰:“天生一病,必有一药(草药)除之”。这是何等自然的朴实的观念!中医的一系列方法,如导引、按摩、针灸,草药等,都是用自然的方法调节人体机能改善其功效。所以中医治病,重在寻找规律,使用药物来自大自然,强调物质与意识相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体现,使人们通过认识到适应自然界的不同方法,以期达到天人合一。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二是疗效不让。 西医的治疗除用化学药物和解刨手术之外,又采用放疗化疗电疗基因技术等方法,为了杀死癌细胞而大规模地破坏人体中的健康细胞和整个人体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许多未知功能),更具讽刺的是,临床实验中一流的抗癌药竟然与安慰剂同样效果。 有些人为西医辩护的时候,就开始称赞西医的手术之高明。殊不知西医是“成也手术、败也手术”!一方面,因为手术很成功,导致过度医疗,一些根本没必要的疾病也做手术!另一方面,因为手术很成功,掩盖了手术自身固有的缺陷,手术很成功并不能代表治病救人很成功,有的病人在手术成功后最多活半年,而同样的病人用中医的保守治疗,可以多活三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再说了,做手术也不是西医的专利,华佗刮骨疗毒的时候,现代医学还在黑暗中苦苦求索呢!当时手术中麻醉技术—麻沸散,也是中医早就有的,西医不过是在漫长的医学发展中使器械精确一些,手法提高一些而已。所以,当人们赞扬手术高明时,切记它不过是中医手术的发展和延伸,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例证。 还有,中医在给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十分注重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有时候用善意的谎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与西医直截了当的告诉患者病情或者下发病危通知书有天壤之别,疗效自然不容置辩。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三是未来不让。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而西医的立论基础,尤其是动物实验的验证总结,与人本精神相差甚远。况且人有“受想行识”,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绝不是靠几只小白鼠的动物实验就能生搬硬套的。 西医的心理健康,一般只和精神类疾病挂钩,是给特殊人群的,他们最早治疗精神类疾病的方法,比起中医祝由法从表面上看起来要科学的多。比如癫痫,古代祝由用跳大神的办法,基本上都比较管用,所以千百年流传了下来;西医则用开颅手术,切掉他们认为大脑中“故障物质”,但癫痫治好之后,这个病人基本上也变成了白痴! 还有,中医的心理治疗方案面向的是所有患者的。比如我们经常听人说,绝大部分癌症患者是吓死的,而不是病死的。事实上,在中医舌纹诊病传承中,心理疗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早已经被列为“治肝八法”之首,在没有解决心理问题之前,中医一般是不率先使用药物治疗的。 西医则不然,治疗方案不仅割裂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也割裂了个人与整体全面发展的关系;不仅割裂了人的肉体各个器官与系统的关系,也割裂了精神与肉体的关系!这根本就不是以人为本,充其量只能是以人的肉体为本! 在我看来,未来的医者首先要搞明白环境差异、季节差异、地域差异、人种差异、家庭差异、个体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存在各种自我差异,然后综合考虑,辩证施治。这,正是中医所擅长的。 如果我们把人体比做一台电脑,那么: 1.硬件方面:无论粒子细胞还是皮肉骨血、组织器官系统,西医解刨学理论与实践都很强; 2.软件方面:不管阴阳五行表里寒热还是脏腑气血元气经络,中医的优势更加明显。 硬件确定之后,软件就是决定因素! 目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崇尚自然疗法,自然康复,要找中医,气功武术等方法来治病、强身,以期达到自身的健康的目的。这也是我强调中西并重大环境下,特别彰显中医中药的根本原因所在。 2020年1月9日凌晨三点零九于金城青云居 10日凌晨五点再次修改

中医中药VS西医西药——我的中西医药观(之四)

作者简介:王森,字龙翔,号青云居士,著名辞赋作家,书画家,诗人,药王孙思邈嫡传后人,中华舌纹医学传承人。

测试广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