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老子书画院副院长
中外名家书画院副院长
中华人物文化网副总编
山西省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
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初识陈继虎,见他体格魁梧壮硕,厚重如山。握手寒暄,寥寥数语,直觉此人谦和温雅,守真仁厚,有君子风范。
及至画室,几幅巨幅山水画悬挂墙上,远望峰峦叠障,气势恢宏;走近,再近些,只见山石船舍,随意点染,神趣自造,勾山描树,尽显风骨神韵。一路看下去,恍然间觉得周遭风生水起,晨钟暮鼓与江水涛声相伴,林泉潺潺与飞瀑奔腾呼应,间忽有花草清香从树木亭台间扑鼻而来。山风清爽,阳光正好,看远帆点点,听鸟声啾啾,一时间叫人怔忡忘我,浑然画中。
赏完书画,落座看茶,过往的人生故事,在他平静的叙述中,历历眼前。
1959年,陈继虎出生于清徐。从小因“家庭成分高,历经艰难,吃尽苦头”,深刻体会到“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的世道艰难,形成了凡事不等不靠、自己开拓打拼、勇敢坚毅的个性。
幼时及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酷爱书画艺术。七岁初学传统绘画,主攻庙宇彩绘,基础扎实。后在家乡、太原等地拜师,孜孜以求汲取营养,长年累月钻研不止。青年时期,发愿要以振兴书道、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大学毕业后,进过工厂、剧团、学校,所到之处,因人品、才华、能力过硬,敢作敢为,作风硬朗,在工作中声名日盛,多有建树。但无论工作多忙,书画艺术一直是他近乎痴迷的精神牧场。50多年寒来暑往,他醉心其中,无数个晨起墨香为伴,多少回夜卧书画相陪,千万次于废寝忘食的研习中练笔力、找技巧,潜心揣摩,砥砺意志,在书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陈继虎习书,从魏晋入手,上溯篆隶,通阅古今,遍临历代名碑法帖,师古人,也师造化,但不拘泥,集大成后自出机杼。他的书法传统功力深厚,书艺向以草隶著称,兼长行、草。其书法古朴大气、浑厚庄重,布局严整而不失华丽,结体沉稳而兼具灵秀,笔画古雅而外带秀美,在当代书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陈体隶书”。其隶书风格多样,有的取势扁平匀称,疏密得当严整,雅致舒展秀美,厚重而不失灵动;有的撇捺开合夸张,敧斜之变存于平正之中,间架稳重,笔若磐石,折角棱条分明,一笔落下,有如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腾飞凤舞九天。近年来,陈先生又研习篆书,以齐白石篆书为师,气格宏大,境界老拙,结字古而正,出笔不俗。
陈继虎主攻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细腻逼真、大气磅礴。观其画,品其人,书画作品一定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最佳诠释与展示。随着年龄与阅历渐长,陈先生越来越崇尚老子,从老子“道与自然”的哲学观念中,感悟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悟出了水墨山水画的“五气”功夫:云是中国山水画的神气所在,水是中国山水画的灵气所在,树木是中国山水画的生气所在,山石纹理是中国山水画的底气所在,景即房舍、路桥、船等,这些是中国山水画的人气所在,也是老子“道法自然”的高度哲理辩证。“总之,师法造化,中得心源,画家的心迹、墨迹,都要以造化为源头。”
有这般深刻领悟,他的心里自然装着传统文化、天理人伦,装着名山大川、锦绣山河。难怪立于他的画前,如观大千世界,不由得神清气爽,意气风发;不由得忘情山水,放逐心灵;仔细观赏揣摩,更能激发起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热情。
近十年来,陈继虎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类大赛上获奖,出版物总发行量达到10万余册,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但他一直有个观点:一人成功不是成功,一个人的荣誉不是荣誉,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成功了,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文化艺术也才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为此,他希望打造一个让省城的文学艺术家们能够激发灵感的空间,让他们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数年前,在太原市东卧虎山下,陈继虎选了一片荒芜的土地,多年人生经验和艺术素养的积累,使他灵感迸发,独自完成了所有的园林、建筑和装修设计。他披星戴月,不畏风吹日晒,整地、种树、建房,泥水、电焊、装修,事事亲力亲为。以至于一起劳作的工友,都不敢相信每天和他们一起工作近20个小时的,是一位颇有名望的书画家。
如今,这里已被打造成面积近千亩的生态园林。徜徉其间,只见绿荫婆娑,飞花点翠;果木扶疏,鸡犬相闻;笼舍里孔雀开屏,水塘里鱼戏莲间。三栋红色小楼坐落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俨然已成为一片人人称羡的“世外桃源”,他名之为“城市文化艺术庄园”,也是山西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是一处文化艺术大联盟之地。
翰墨飘香养浩然之气,文章诗韵生厚重之情。这里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探讨切磋书画艺术,现场创作。多年来,陈继虎出资出力,在这里频频举办各种活动,无非也是为了给大家搭建交流平台,让大家各取所需,互为成就。
回顾过往的得失荣辱,陈先生一脸云淡风轻:“人生最宝贵的,是丰富的人生体验。最不能放弃的,是永远保持初心,不断的自我成长。”如今的他,处厚实,远薄华。平心静意,潜心创作。他心里明白,只有内心保持宁静专注,才能成为最有力量的人。
时光深处,总有人为了心中的梦想,孜孜以求。
(本报记者 吕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