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姜洪老师
在中国书法凌烟阁里,他的身影似有若无;
在中国书法的字里行间,他的美学思想却无处不在。
试想在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孙过庭,无名门师承,无显赫家世,
犹如一个谜,来无踪影,去无痕迹,
却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书谱》墨迹。
起篇沉稳俊逸,中间笔势钩环,后段逸兴遄飞,
尽情挥洒,首尾三千余言。
将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水乳交融者
古今唯孙过庭一人也!
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特邀北京保险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洪老师,于2018年4月14日,为书法爱好者们带来一场《一位被低估了的大师——孙过庭》的书法讲座。届时,姜老师不仅要讲述孙过庭其人,更要浓墨重彩地品评他的书法作品《书谱》,与大家一起感受孙过庭的个性与情致,重新梳理孙过庭的书法思想在艺术发展史上的脉络,彰显他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应有的成就。
姜洪书法作品
主讲人介绍
姜洪老师是我国著名学者、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位执着追求书法世界精妙的书法艺术家。作为高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席公司治理专家,姜洪老师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部委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发表论文百余篇,独著、合著、译著、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而作为书法艺术家,姜洪老师不仅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是《学写汉字》书法教育公益活动发起人。
姜洪老师幼承庭训,潜心书法,学书三十载有余,遍临诸体,力求碑帖兼容,推陈出新。近来学书格外留意晋唐人行草诸名帖,深得个中三昧。其作品清健古雅、端庄灵动,已蔚然自成一家面目,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和拍卖。
孙过庭,名虔礼,字过庭,唐代前期成就卓著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由于孙过庭出身寒微,仅为小吏,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文献亦寥寥。后人对他的了解,主要依赖他的好友陈子昂的一篇墓志铭和一篇祭文。两篇文章都很简短,却弥足珍贵,成为了解孙过庭生平的关键史料。姜洪老师在课题上向大家介绍说:
孙过庭的书法,正、行、草造诣均深,尤以草书著称于世。最有影响的莫过于他在公元687年撰书的《书谱》。《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的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歧,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姜洪书法作品
《书谱》通篇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突出了一个“变”字,其中的精辟之处比比皆是。《书谱》一开篇,就在比较钟、张、羲、献书法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质以代兴,妍因俗易”的美学主张,认为“质”与“妍”无常定,随时代习俗的变化而变化,并把这一主张提到哲学的高度予以阐述。在孙过庭看来,书法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不断进化的,这便是由“物理常然”所生发出来的“同自然之妙有”与“翰不虚动,下笔有由”的命题。
孙过庭在《书谱》中谈了书法创作中的核心问题——运笔。他告诫学书者要在“执、使、转、用”的技巧上下功夫。针对当时书坛上出现的不良书风,即把一些装饰性的“美术字”作为创新的书法,孙过庭指斥他们为“巧涉丹青,工亏翰墨”,没有在运笔上下真功夫。
公益讲座现场
最后,孙地庭总结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认为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即平正——险绝——平正。他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任何一位成功的书法家都是要遵循这个规律前进的。
《书谱》是孙过庭自己书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这些言之有物、透辟精到的书论给后学者的教益,远远高出那些缺乏书法实践或书艺不高的理论家的泛泛空论。《书谱》无愧是一部书学经典。
《书谱》凡三千五百余言,宏篇高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命题。如“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书法抒情观,“五乖五合”等书法创作观,“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等书法审美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法继承与创新观等等,博大精深,见地深刻,堪称书论中的《文心雕龙》,令人百读不厌。
《书谱》不朽的价值在于:它建立了新的书法审美观念,标志了中国书法理论开始脱离从属于书法实践的地位而具有独立的意义。
从汉末到初唐前期,一般的书论著作均以“书势”体或“书品”体写成,其中的审美思想多从对具体书体或作品的描述与品评中流露出来,很少具有理论性,即使一些具有理论意义的专著,也只表现为灵感式的片言只语,对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现象和本质缺乏全面系统的阐发。
《书谱》的审美理论是通过批判前人及同时代人关于书法的种种解释中建立起来的。在《书谱》中,作者对独立的书法理论作了自觉的,严肃的追求和探讨。可以说,孙过庭在自觉地建立纯粹的书法理论方面,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如果说以释智果与欧阳询的“尚法”,李世民的“尊王”和虞世南的“尚意”为开端,形成了初唐书论中韵与礼与法多元对峙的局面,充分显示了大唐帝国的恢宏气度,那么孙过庭的《书谱》则是兼收并蓄,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创作和理论探讨的自由与繁荣,预示着一个更高的盛唐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书谱》无疑是中国古代书论中最瑰丽的篇章。
姜洪老师现场临写《书谱》
将孙过庭《书谱》与王羲之《十七帖》加以对比,不难发现,孙过庭对《十七帖》研究是极为深入的,无论是《书谱》的用笔,还是结字章法,均受《十七帖》影响,在此基础上脱化而出的,然而《书谱》的变化更多,取势更加险峻,线条节奏更明快活脱,从内容到形式,到作品本身,可见孙过庭深守古法,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个性化的东西,也透出他创作时的内心世界,虽时有波澜起伏之状,但总体感觉是急中求稳,稳而取劲,静穆之气就隐于线条之中,可谓文书并茂,风神兼俱,自然天成,天人合一。
孙过庭自己曾说:“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这是他学书的轨迹。但孙过庭毕竟是在理论上卓有建树的大家,他高倡“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在艺术实践中也是这样遵循的。一方面,他游弋于二王的艺术世界,广取博收,取精用宏,《书谱》的秀美、飘逸、流畅、典雅无疑来自二王;另一方面,他总是极力为自己的书法注入鲜活的时代血液,须臾不忘创造自己的艺术词汇。汉魏古意在二王书法中时时浮出水面,而《书谱》中已荡涤无遗。那些劲拔、刚毅、老辣、纷披,如丹崖绝壑、渴猊游龙的笔势气息,全属于孙过庭的创造,正是这种创造,为唐狂草的昌盛作好了铺垫。孙过庭的贡献在于他在二王和张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一端是妍美流丽的晋人风度,一端是狂飙突进的盛唐浪漫。
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里说:“草书必宗右军。然古拓难得,今之传世者,转辗摹刻,仅存形体,笔画已失。唯孙虔体草书《书谱》,全法右军,而三千七百余言,一气贯注,笔致俱存,实为草书至宝。”朱履贞认为,学草书最好是临写孙过庭的《书谱》,而不要去临王羲之的字帖。因为所谓王羲之的字帖,“仅存形体,笔画已失”,而孙过庭的《书谱》却是“全法右军、笔致俱存”。学王羲之的字帖,反而学不到王的笔法,而学孙过庭的《书谱》,却能学到王羲之的笔法。这论述该是很精当的,对于学书法的人颇有启迪。
千百年来,《书谱》博得了众多书家的赞叹和推崇,其中以孙承泽说得最为公允,他说:“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讲座现场,姜洪老师结合自己坚持书法练习与创作四十多年的经验和知识,重新建构起对孙过庭的理解,在姜洪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领会《书谱》的精髓,体会其出入规矩、姿态横生,如蛟龙之不可方物。现场的书法爱好者纷纷表示这次讲座让人顿然解惑,纷纷伏案提笔写下自己的作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让姜洪老师点评讲解,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