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全国人大原常委、副秘书长曹卫洲,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等领导合影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双个展之“觅归趣——丁鼎作品展”于2019年5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一层四号厅展出。此展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青年系列展之一,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与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层层评选产生。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丁鼎近年来创作的一批以禽鸟,松鼠,树木,草丛等元素组成的花鸟画,她的作品不仅在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情趣上进行探索,而且注入了关于生命、生活、家庭、社会、情感、秩序等问题的提示与思考。丁鼎的作品赋有高古清雅之韵,造型严谨精细,笔墨苍拙而具书写意趣,画面传达出正派融合的气息。丁鼎的作品在技法和形式上非常多元,画面色彩肌理与传统笔墨构成了一种既融合又疏离,既古典又当代的视觉效果,体现了画家在花鸟画方面不凡的成绩。
上图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先生,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中国美协秘书长马峰辉先生,福建省美协主席王来文先生、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赵胜利先生等领导参观了展览并指导,也对丁鼎的努力作出了肯定和鼓励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指引。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和青年艺术家丁鼎合影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现场观看展览
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拥军促进会会长、中国拥军书画院院长罗平飞和青年艺术家丁鼎合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和青年艺术家丁鼎合影
展览期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全国人大原常委、副秘书长曹卫洲,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罗平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冬升,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景小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中国美协秘书长马峰辉,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张兵,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会长,文化部机关党委原常务书记王吉,中国工笔学会会长陈孟昕,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宏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许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王镛等领导嘉宾参观了展览。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和中青年艺术家丁鼎合影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和青年艺术家丁鼎合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美协驻会副主席 徐里和青年艺术家丁鼎合影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和青年艺术家丁鼎合影
出席嘉宾、理论家及艺术家 :
出席此次展览的还有著名艺术家、理论家及学者:田青、李魁正、殷会利、孙玉敏、戴顺智、孟祥顺、陈鹏、丛薇、王振、王志纯、李洋、于光华、王颖生、杨华山、孟祥顺、王首麟、张见、任重、罗翔、王伟斌、钱宇、潘金琳、潘金美、熊红纲、王德芳、尹海龙、黄和平、潘缨、崔进、雷苗、唐建、周石峰、韩学中、刘波、王赫赫、孙震生、曾三凯、郑庆余、宋彦军、吴冰、张剑、任清、大土三阳、穆加善、章红兵、王一帆、左文辉、卢虓、苏睿、王跃奎、任赛、韩昊、王正平、尹海龙、袁玉珠、野雪、杨晓霖、戴盼盼、张弛、孙志刚、刘吉、陈散吟、杨小云、水清、孟岩、叶强、方永红、刘佳、李宏复、梁鸿、赵文成、边涛、孙玉石、张仕森、邰高娣、马米娜、冯燕、廖燕飞、仲清华、吴叶颖、刘吉、刘辉煌、于晶、沈舒、徐航(排名不分先后)。
“觅归趣——丁鼎作品展”将持续到五月十九日。
展览现场采访收集名家点评
王文章(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看丁鼎的作品展很振奋,笔墨坚劲而又气息灵动,用笔率性而又谨遵格法,大气度大手笔,张驰有度,路子把握很好。她在中青年艺术家中是佼佼者,而且不断在提升,前途无量。真是令人高兴!
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丁鼎以一颗文心来描绘她心中、眼中的世界,特别是她在大自然当中找到了一个最深刻、最永恒的主题——爱,这个爱包含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爱,人类对鸟类的爱。丁鼎在对物象的表现当中把鸟所生存的环境,鸟的繁衍,鸟的生命,鸟的爱都刻画生动,她借鸟的主题来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在技法上她吸收宋人花鸟画法,用工笔淡彩的方式表现出了惟妙的情感世界。在当代艺术创作当中,她这样一位年轻的艺术家走的路是一条宽广的路,特别在爱的主题上今后再加以发展,我觉得会精彩无限。
徐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丁鼎作为年轻的女画家,在这些年的学习和创作探索中能有这样的成绩很难得。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对传统中国画,特别是宋元花鸟画有很深的研究,她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华。她很热爱生活,对生活有很强的观察力,把最生动的形象在她的作品中呈现出来了。她作为一位年轻女画家笔墨能这样苍劲老辣,作品能如此格调高古,气韵很足,得益于她家学渊源,加上自身素养很好,我想她具有成为大画家的要素,她继续努力的创作下去,相信她的画会越来越好。
田黎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
今天看了丁鼎这么多作品,能看出她在传统中国画的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她以皴法和淡墨表现人文境界,而且笔墨丰富画法多样,画风明晰境静淡远。丁鼎是当代优秀青年画家,祝福她越画越好,出更多好作品。
燕东升(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
丁鼎的花鸟作品,功力博深,纤毫毕现,一看就是家学渊源,所展示的优雅闲适之情,直抵人心,难得在喧闹之中有种宁静致远。正如丁鼎在此次展览的前言标题中所述,觅归趣,实在是趣意盎然,正合陶渊明之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
丁鼎是非常优秀的女性画家,我看了她的作品很感动,我知道她的一些经历,特别是她做了母亲以后的这批巢系列作品,着重体现母爱情怀,表现了自己的真实内在情感。丁鼎有很好的家学,在艺术理论上有自己很好的修养,她的作品充满了温情,而且对传统花鸟画技法上的传承也做得非常好。
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
丁鼎有很好的家学,今天看了她的画眼前一亮,她这次作品又有了新的突破,她有鲜活的生活,她画的动物姿态都很生动。她对传统有很好的研究,这一点非常可贵。她的用笔里有虚谷的影子,但她又加入了自我的方式去表现,作品里有着新的时代气息,她在颜色处理上,在构图方式上,都有年轻人的视野,她所有的探索都是对传统花鸟画的贡献,对现代中国画问题的回答。我想她今后会持续在一些问题上探索,她的未来不可估量。
刘万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
丁鼎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极具学术性的青年画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并进。她的画给人带来和睦宁静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产生,源于她清颖率意的笔墨,更重要的源于她朴实祥和的心境。丁鼎是名门之后,父亲也是中国著名画家,家世家风,耳濡目染,使丁鼎具备并保持了同龄人难得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她的作品中有着实出的表现,她画鸟巢,寄情于墨,女性细腻善良的心境鲜明而具有特征。其笔墨内敛,不急不躁,章法平稳,平易近人。画面的气息显得正派融合。在色彩运用上,她似乎在不经意间寻找并表达着“净静”之境。用色沉稳,生意盎然间透着淡淡的冷意,使得画面更显的清雅韵致。丁鼎年纪青青,能营造出如此脱俗之境,实为难得。
牛克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丁鼎的工笔花鸟画,是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诉说,因为她深深地感动于那个冬日她看到的那一苍凉而又温馨的情景,她近来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题材的创作之中。
冬日的枯树、丰实的鸟巢,以及待哺的雏鸟、衔来食物的鸟妈妈,是丁鼎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成元素。鸟巢无疑充当了树与鸟的联接纽带,它也恰恰是丁鼎着意渲染的主体。它被纵横的枝杈撑起,而它又支撑着一个新生命成长的空间。这一空间象征着希望,它是一个蓬勃生命开始的地方。然而它却值身于干枯的枝枒,并敞露在冬日的冷风之中,那鸟儿亲昵的温存,就在这荒寒的环境中显出几分悲壮。丁鼎的作品因此而直指万物生存与其环境关系的深邃主题。
然而,无论是浓热的情感,还是环境的严酷,都化作丁鼎笔下的徐徐道来。她用工笔画的平和心绪,去描绘这一切。她并不追求线条与渲染的精细,也不调用过多的制作手段,而是行笔自然、晕染适宜,朴素的笔墨传递的是她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枝干的笔墨苍拙而具书写意趣,以落落的疏笔,去衬托那细笔描写的鸟、巢;富于弹性的线条,排叠出致密的窝巢,松秀的用笔,描画出鸟羽的茸茸质感,温暖、柔情的意象油然而生。笔墨与物象统一,语言表述意蕴,这正是丁鼎工笔花鸟极为可贵的艺术品质。
王志纯(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丁鼎的花鸟画很独特,她在传统的文脉基础上,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面貌和独特的个人感受。她画鸟的方法和树的方法,特别是她画松鼠的皮毛,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这是不容易达到的境界,我觉得非常好。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主编):
丁鼎吸收了历代花鸟画的优长,同时又着重地表现一种人性关怀,尤其鸟雀系列的作品基本以拟人化地表现母子的亲情。另一方面丁鼎画的松鼠可以说是一绝,她把动物孩童似的天性充分地表达出来,在当代花鸟画坛中是非常出色的。
于光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
丁鼎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她的这批作品在严谨中有变化,在画面的虚实、松紧、轻重以及布局的处理上都很好。她对禽鸟有很仔细的研究和探索,作品当中有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特别是她是一个女画家能有如此大的格局真是非常难得,我想她将来一定有更大的发展。
许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
丁鼎是我们画院的青年画家,近些年来她在深入生活和研究传统上都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特别是最近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对传统的研习,对生活的了解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她很年轻,但在自己的作品上有自己的艺术主见和想法,这也是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的传统,祝贺她的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杨华山(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主任):
丁鼎的中国画是师古人,师造化的。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走西方路子,那是不太对的,丁鼎在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上很好,她的画虽然很繁复细腻但却有大写意的精神,这一点很不容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李魁正(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丁鼎这位年轻的女画家有很好的天赋,从她的各种表现形式来看,她对传统的传承很重视,宋元乃至张大千的泼彩都有体现,她的大画小画构图都很讲究,布局也很好。她的前景非常可观。作品中显现出难得的文人味道,看得出来她会对读一些诗词,她的画境界很高,有精工有放写,非常好。祝她越画越好!
孙玉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丁鼎的作品多数以表现鸟与自然的联系,她把鸟和人的生活放在了一起,她将工笔的方法和写意的方法很好的融合起来了,很适合她的题材和创作。她很年轻,很用功努力,我看到这位年轻画家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感到非常高兴。
戴顺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这些年国内美术界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女画家,她们思想观念很、新,艺术语言新,是中国美术界的新生力量,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面貌,丁鼎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艺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她对传统下了大功夫,有很强的造型能力,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丁鼎的绘画进步很快很大,她还很年轻,她的艺术前途是很大的,随着她的人生阅历的积累,艺术修养的积累,她一定会在这条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好的成绩。
孟祥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画家):
丁鼎的作品透露着浓浓生活情,她的作品题材是生活中常见的麻雀、喜鹊,松鼠,都来源于大自然和生活,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丁鼎是非常有写实功力的青年画家,传统基本功扎实,她的创作审美达到了很高的高度。特别是她表现的喜鹊筑巢,母子情怀等作品,非常生动,让人看了十分感动,看得出丁鼎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好的作品离不开传统,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这三点丁鼎的画中都做到了。
王首麟(中国美协民族艺委会委员):
丁鼎的作品中能看出她的传统功力很扎实,而且处处体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作品里能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加以时日的积累,她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
陈鹏(中国国家画院艺术馆馆长):
丁鼎是非常年轻的知性青年女画家,她家学渊源,从小耳濡目染,使得她有很好的很敏锐的审美意趣,她的作品在传统文脉的借鉴上加入现代构成元素,作品风格有个人独特韵味,画中有诗性的味道。她有理论的基础,起点很高,驾驭笔墨有很强的写实概括能力,笔意苍润儒雅,画面有灵性的表达,还具有很好的艺术探索精神,这样的年轻人值得鼓励和推崇。
唐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著名画家):
丁鼎虽然年轻,但对传统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入的研究,她的作品中既有传统功力的积淀,又对生活充满了激情,而且有新时代的气息,画面宁静淡远,物象刻画传神,很有灵气。她是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
潘金玲(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著名画家):
看了丁鼎的画展我非常的欣喜,她通过学习和积累每一年的作品都有变化和进步,她在不断地完善自己。她是一个内秀的女性,她的花鸟画很清新,画得也很轻松,有一种宁静抒情的风格。
潘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著名画家):
丁鼎是我们画院年轻有为的青年画家,她很勤奋,很注重写生,她的作品都从生活中搜集提炼而来,很生动。她的大型作品中在艺术形式感上有很多很新颖的表现,有个人风格,非常好。
王德芳(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著名画家):
丁鼎是特别勤奋刻苦的年轻人,她的作品从传统中来又有创新的意识和现代的思想,特别是她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她的作品题材都很有爱,表现的是自己的内心情感,对社会的关爱,对自然的亲切感受。她是年轻画家中的佼佼者,很扎实很稳,不急不躁,值得很多年轻人学习,希望她今后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大土三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著名画家):
丁鼎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很有思想和发展前景的青年人,中国画的本源精神是表达内在的情境,中国花鸟画讲究情趣,丁鼎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她追求最高的花鸟画境界的表达,这是难能可贵的。她的作品以多种方式来表达一种花鸟拟人化的精神,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其中有中国绘画的哲学精神。她也探索新的绘画形式和理念,将彩墨为背景,主要部分用水墨和焦墨作画,格调很高。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青年画家。
吴士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著名青年美术评论家):
如果将丁鼎划入花鸟画家的行列里,大概是能够说得过去的,但是又太过牵强附会。一是丁鼎并没有像传统画家借助花鸟题材言志抒情于“小我”。二是因为丁鼎在作品中注入了太多的关于生命、生活、爱人、家庭、社会、伦理、秩序等问题的提示与思考。因此,与其说她的作品是花鸟画倒不如说是借助花鸟题材表达观念的现代画。在她的作品中,特别是在以“巢”为内容的系列作品中,鸟儿已经不再是鸟儿。它们被隐喻化、角色化——那嗷嗷待哺的雏鸟,相互依偎的情侣,结伴而行的 飞鸟,共栖于一林的群鸟……——一个个存在于家庭的父母、存在于社会的个体以及为了生命的延续而结合在一起的情侣——这些不也正是人类自身的写照?丁鼎采取的是工写相融的绘画方法。一方面得益于她较强的写实能力,另一方也得益于她作为女性细微、敏感而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丁鼎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她所受的传统笔墨涵养,但是她并没有炫示卖弄。相反,她在试图努力发现和寻找自己的心像,用直见的方法呈现出来。可以说,她的绘画作品既不张扬,也不呆滞,既不狂怪,也不工刻。她在平淡无奇的叙述中赞美着生活的浪漫与天真、美好与平常……
王赫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著名画家):
丁鼎越画越好,她的作品有传统、有生活、有自己。传统有宋元的至海派虚谷,生活有视觉的至心灵的,自己有尽精微的手法与疏落的意境。她的画是恬淡真实的。
丁鼎展后感言:
非常感谢我的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给了我们中青年画家这样难得的机会,能够在中国美术馆这样高的学术殿堂展示自己的作品,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感恩。这个展览于我而言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通过展览得到了各位业内老师同行们的鼓励肯定和指导批评,这些对我是极其珍贵的声音,可以让我很好的梳理过去,总结现在,思考未来。这个展览的过程是享受和自省的过程。同时,它是我的首个展览,且起点很高,我想它会一直激励我用更合适的方式更投入地去寻找、探索和尝试,去走好以后的绘画之路。
非常感谢一直培养、帮助、关爱我的领导老师和朋友们!
展览落幕后是再出发的日子!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接受采访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先生接受采访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导陈孟昕先生接受采访
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女士接受采访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许俊先生接受采访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秘书长陈鹏先生接受采访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杨华山先生接受采访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魁正先生接受采访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纯先生接受采访
青年艺术家丁鼎女士接受采访
展览现场签到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在现场签到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在现场签到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先生在现场签到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先生在现场签到
中国美协秘书长马峰辉先生在现场签到
福建省美协主席王来文先生在现场签到
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赵胜利先生在现场签到
展览现场
部分到场嘉宾现场合影留念
艺术家简介
青年艺术家|丁鼎
丁鼎 :字水畅。1985年生,江苏南通如东人。201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访问学者,国家二级美术师,民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女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画创作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曾就职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学术论文和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观察》、《美术》、《中国书画》、《中华文化画报》、《画刊》等国家核心期刊。出版个人画集《线语清唱丁鼎写生花卉集》,《筑巢画心——丁鼎花鸟画集》。
展览作品赏析
归去来兮系列
归去来兮之三 50cm x 5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归去来兮 之四 50cm x 5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归去来兮 之五 50cm x 5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归去来兮 之六 50cm x 5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巢(1) 40cm x 40cm 纸本水墨
巢(2) 40cm x 40cm 纸本水墨
巢(3) 40cm x 40cm 纸本水墨
巢(4) 40cm x 40cm 纸本水墨
素梅图 60cm x 6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残韵见心图 60cm x 6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竹林虫鸣图 60cm x 6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易得图 60cm x 6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觅趣图之一 50cm x 5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觅趣图 180cm x 97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寒雀争空巢(通景) 180cm x 180cm 纸本水墨 2016年
旋律 (之2) 95cm x140cm 纸本水墨
净处余枝朱雀息 108cm x 260cm 纸本水墨 2016年
媒体支持:中国文化新闻网、搜狐、广东新闻网、上海新闻网、北京新闻网、山西新闻网、辽宁新闻网、湖北新闻网、山西新闻网、陕西新闻网、青海新闻网、宁夏新闻网、新疆新闻网、深圳新闻网、成都新闻网、广西新闻网、杭州新闻网、南京新闻网、南昌新闻网、长沙新闻网、郑州新闻网、沈阳新闻网、天津新闻网、山东时间网、福建时间网、上海时间网、重庆网、上海热线、环球文化网、中国文化网、中华文化网、国际文化网、网易、今日头条、中信网、北国网、重庆晨报网、伍佰艺书画网、猎狐、果果头条、世登网、东方都市网、我投稿、书画村、艺栈网 、中国艺术之梦网、简书、360个人图书馆、今日早报、新华财经在线、企业家日报官网、焦点网视、乡村发展网、绍兴头条网、鲁中书画艺术网、中国经济舆情观察网、中国社会民生网、中国传媒联盟、都市新闻网、聚焦中国网、新华商网、半亩方塘艺术、美揽天下、中国艺海网、科技商报网、辉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