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5月22日上午,由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汉字水墨艺术人才培养高层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会议中心开幕。
梁褔成
在论坛开幕式上,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梁福成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表示,汉字水墨是一种既有中国文化的根性,又有世界意义的当代艺术,优秀人才的培养是汉字水墨良性发展的基石,期待论坛在推动汉字水墨高端人才培养上做出积极探索,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互相促进的平台,扩大和加强美术学学科的学术交流。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及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等分别致辞表达了对召开此次论坛的祝贺与期待。
高天民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天民担任论坛学术主持,并在现场给天津师范大学顿子斌副教授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为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国内多所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与报刊出版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近5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了论坛开幕式及随后举行的学术研讨。
颁发聘书
本次论坛是天津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特色学术活动之一,围绕“全球视野下的汉字水墨艺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论题而展开,与会专家在论坛上集中研讨了汉字水墨艺术的造型基础、文化基础、历史支撑以及汉字水墨艺术研究生教学方法、目标、课程设置等理论与实践等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论坛现场一
学术主持高天民表达了中国艺术能给世界提供的不能仅仅是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提供了一种艺术观念,而这个观念可能将改变未来世界艺术的格局。汉字艺术理念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艺术系统创新,这完全符合中国政府提出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诉求。近一百多年以来是一个西方艺术不断影响中国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今天看来西方的艺术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了停滞。在全球国际化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如何在这样的一个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寻找到自己的身份,而且这种身份不是一种自大,是需要建立在全球视野下的一种胸怀。全球视野之下的汉字艺术将面对的是整个世界,面对的是未来!汉字艺术不仅仅是一个水墨的问题,已经进入了从艺术创作到设计的各个门类学科之中,已经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艺术方式,而人才培养是汉字艺术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点,非常希望年轻的学生们能够关注并且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此次论坛的召开缘起于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的顿子斌招收了中国第一位汉字水墨专业的研究生郭天天,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濮列平认为天津师范大学此举无疑已经在汉字艺术教育领域率先创造了历史。
论坛现场二
从汉字水墨艺术创作的方法论来理解,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张浩的发言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价值,他从艺术家的角度践行了古人创造汉字的思维过程,所不同的是古人创造的是具有公共认知价值的符号系统,张浩创造的是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系统,他使用日常景象而创作的水墨作品无意中与汉字的造型撞车了,但他的经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是具有公共价值的。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字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克俭表达了在汉字的字形设计之中,文字表现的不仅是它本身,而是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汉字字形设计学未来可以纳入到汉字艺术教学基础课之中。
中国美术学院王晓明副教授介绍了近两年从国家艺术基金申请到的汉字水墨艺术项目,分别为“文明传承与未来希望”中国木活字印刷与当代汉字水墨艺术的多元互动澳大利亚展览项目和“汉字水墨创作国际交流人才培养”项目。
艺术家邵岩从个人创作的角度阐释了始终没有离开汉字,从书法出发强调书写性,结合个人的生命体验并创造了“射墨”这一独有的艺术形式。
汉字艺术未来如何国际化?如何让西方人喜欢书法喜欢汉字?首都师范大学的赵宏教授和阎伟红教授介绍了世界中国学研究会关于将汉字艺术的传统形态书法在美国的系统性传播中做出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
天津师范大学的顿子斌谈到了从传统汲取营养,将传统与当代打通,汉字水墨艺术一定要注重方法论的研究。
北大培文汉字艺术研究中心秘书长、艺术家、策展人王勇,强调了汉字艺术教育中应该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方法论,这个框架的构成类似于“包豪斯+黑山学院+芥子园+书法碑帖+禅宗+老庄+西方哲学等等”,而形成一种汉字思维,汉字艺术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将汉字艺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性的艺术样式呈现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