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社会关注>房产>正文
得于象外 神境天成 ——张晖作品解读

2018-03-06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

分享到:

  得于象外 神境天成

  ——张晖作品解读

  作者: 黄丹麾

  (博士、中国美术馆馆刊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客座研究员)

得于象外 神境天成 ——张晖作品解读

  张晖作品:劲风43x70cm

  一、关于“象”

  “象”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最早源于《易经》,《易经·系辞传》用“象”这个范畴来概括整部《易经》,从而把“象”这个范畴提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于天也”。《周易·系辞上》云:“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系辞传》还提出了“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

  对于“象”的认识首推老子与庄子。《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庄子将老子的“涤除玄鉴”命题发展成为“心斋”、“坐忘”。庄子较早地对“心”与“象”的关系作了探讨,《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最早将“心”与“象”作为艺术美学引入绘画领域的是魏晋时代的王弼,他把《庄子》“得意而忘言”的论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循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乃非真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乃非真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王弼的意思是说,“意”要靠“象”来显示(“意以象尽”),“象”要靠“言”来说明(“象以言著”)。但是,“言”和“象”本身不是目的。“言”只是为了说明“象”,“象”只是为了显示“意”。因此,为了得到“象”,就必须否定“言”;为了得到“意”,就必须否定“象”。如果“言”不否定自己,那就不是真正的“言”;如果“象”不否定自己,那就不是真正的“象”。作画要尽情,必须忘掉“画”本身。

  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这就是说,“圣人”把握了“道”,才能面对客观世界,处理具体的事务。“贤者”因具有澄明的胸怀,所以才能从观照自然山水物象中得到审美体验,心情最终获得愉悦,“澄怀”是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澄怀”才能“味象”。

  南北朝绘画批评家姚最在《续画品》中说:“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立万象于胸怀”则转向主观与主体精神世界,强调审美创造意象的形成与营建。

  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力,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晚唐诗僧皎然在《诗仪》说:“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其中有两个意思:其一,“境”与“象”的概念不同,“象”是实的,“境”是虚的;其二,二者虽有区别,但是如果融合在一起,则很难分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说:“境生于象外”。晚唐诗人司空图喜欢以“味”论诗。他认为诗应有“味外之味”。所谓“味外之味”便是“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就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所引发出的联想、想象以及美感的无限性。《二十四诗品》论风格也贯穿着这种艺术趣味。如“雄浑”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即是明证。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说:“探于万象,取其元精(《六体书论》)。”也涉及到“象”与“心”的关系。

  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也对“物”与“象”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其中“真”与“气”、“景”与“思”其实就是“象”与“心”的变体。

  北宋诗人吴奎在《游云门寺留题灵运上人房》:“象外有真物,惝怳难为求。”所谓真物,就是超越“象”的惝怳之境。

得于象外 神境天成 ——张晖作品解读

  张晖作品:春来早 70x48cm

  二、关于“境”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唐代诗论家王昌龄的《诗格》。他在《诗格》中还将“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和“意境”。他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景。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可见,在这三种境界中,“物境”指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是指人生经历的境界,“意境”是指内心意识的境界。

  晚唐诗僧皎然也讲“境”,如《取境》一节,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诗式》中《辨体有一十九字》一节也讲“取境”:“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皎然还把“境”与“情”联系起来。他说:“缘境不尽曰情”、“诗情缘境发”。对于“境”作了明确界定的是刘禹锡,他在《董氏武陵集记》中说:“境生于象外”。

  较早地在绘画领域探求“境”的是北宋的郭熙,他在《林泉高致》中说:“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至此,“境界”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才被正式引入绘画领域。

  明代笪重光在《画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意境”理论。他说:“善师者善画工,不善师者福缣素。拘法者守家数,不拘法者变门庭……皆其澄清味象,各成一家,会境通神,合于天造。”。“布局观乎缣楮,命意寓于规程……有结有散,应知境辟神开。”“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与兹编可会通焉。”笪重光的最大贡献是对“意境”作了美学分类。他将“意境”分为“实境”、“真境”、“妙境”、“神境”等,下面就分而述之:

  1、实境:“山下宛似经过,即为实境;林间如可不如,始足怡情。”由此可知,实境是指描绘逼真的境界,让人可游可居,心旷神怡。

  2、真境:“真境现时,岂关多笔;眼光收处,不在全图。”“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真境即是化多为少,简练概括,。

  3、妙境:“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此,妙境就是指“空白之美”、“虚空之美”。

  4、神境:“真境逼而神境现。”此谓“会境通神,合于天造。”

  清代的恽寿平在《南田论画》中也多次涉及“境界”:“偶论画雪……拔拂层曲,循境涉趣,岩气浮于几席,劲飚发于毫末。”“方壶泼墨,全部求似,自谓独参造化之权,使真宰欲泣也。宇宙之内,岂可无此种境界。”“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如此荒寒之境,不见笔墨,令人可死。”“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人想,亟宜着笔。”

  清代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也有多处提及“境界”:“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古人云:‘境能夺人。’又云:‘笔能夺境。’终不如笔境兼夺为上。盖笔既精工,墨既焕彩,而境界无情,可以畅观者之怀?境界入情而笔墨庸弱,何以供高雅之赏鉴?吾故谓笔墨情景,缺一不可,何分先后?”“以上情景,能令观者目注神驰,为画转移者,盖因情景入妙,笔境兼夺,有感而通也。夫境界曲折,匠心可能,笔墨可取;然情景入妙,必俟天机所到,方能取之。但天机由中而出,非外来者,须待心怀怡悦,神气冲融,如实盘礴,方能取之……天机若到,笔墨空灵,笔外有笔,墨外有墨,随意采取,无不入妙,此所谓天成也。”

得于象外 神境天成 ——张晖作品解读

  张晖作品:君子依依 71x50cm

  三、张晖的画

  张晖教授曾师从著名水墨人物画家许勇先生画人物画。由于工作需要,他从人物画创作转至大写意花鸟画,逐渐发展出自成一家的绘画境界。张晖先生的写意花鸟作品格调高雅、技法纯熟、秉承传统又不乏创新的。他笔下的作品在“得于象外”中求其灵性与气韵,张晖的,写意花鸟作品,由于不局限于“物象”自身的限制,所以形成了“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天趣,这也暗合了唐代张彦远的“五等说”理论。他将绘画依高而下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并首推自然一等,“自然者,为上品之上”,体现了庄学精神。张晖师古又不泥古,进入一种化境之态。

  张晖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四君子画、动物画作品都有。他笔下的竹深受石涛的影响,笔致时而劲利、粗犷、略带随意,时而清爽、聚散、浓淡,依势而度,皆用心经营,竹的整体“风动感”“筋骨感”呼之欲出,颇具动态与神韵;张晖偏爱画兰,他笔下之兰“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在动物画中,张老师的猴最令观者喜欢,猴的躯体和尾部兼具灵动、力量与骨感,他将人物画的某些造型方法移植到动物画之中,使猴的眼神专注、灵动,让人回味无穷。

  张晖老师的写意花鸟远承徐渭,近学八大,自抒己意。“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取之象外”。象外就是画面中的虚空之境。正如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有:“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张晖老师的画作既有徐渭的淋漓恣肆、豪放潇洒,也有石涛的无法而法,还能看到八大山人的奇崛构图、氤氲神境,他擅作兰、竹,以书法笔意为之,从以书入画的对应上来看,他画兰、竹叶用草书法,竹竿有篆书笔意,以表骨力遒劲;画猴是以篆、隶笔法,强调其筋骨,尾巴则纯用篆法,方圆兼施,笔法灵动,气韵迥出,真正达到了“得于象外,神境天成。”

得于象外 神境天成 ——张晖作品解读

  张晖作品:三君图 46x69cm

  张晖简介

得于象外 神境天成 ——张晖作品解读

  张晖,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攻读鲁美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专攻大写意花鸟画,擅画兰、竹、猴、猪、鸭等。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文史馆研究员。

  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展并获奖,连环画《驼峰上的爱》获七届全国美展银奖;数百幅作品及多篇学术文章发表于国家级专业书刊;《张晖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集·张晖》、《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张晖花鸟画作品精选》等八部个人画集及多部主编、参编教材先后出版;在法国巴黎、烟台画院、辽宁博物馆、北京荣宝斋大厦、俄罗斯托姆斯克、日本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多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举办张晖写意花鸟画高研班;数十幅作品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中外美术学院和美术馆等文博机构收藏。

测试广告条
京ICP备16066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