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社会关注>房产>正文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2017-12-07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

分享到: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著名画家于立江

  于立江老师艺术简介:

  于立江,号北国布衣,斋号布衣草堂,1965年生于河北三河市。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廊坊美协理事,三河美协副主席,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陈克永艺术研究会主席。

  师承刘靖国、陈克永先生;并得白雪石,王明明,王裕国,周逢俊诸先生亲点。

  于立江老师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级展览并获奖;

  2007年创办艺术类杂志月刊《当代名家》并任主编,办刊风格严谨,坚持高档次,不为利欲诱惑,拒绝低俗,受到国内外广大艺术家和读者的好评;

  2010年巨幅山水画《江山如画》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并陈列;

  2010年巨幅山水画《北国金秋》被上海舟山宾馆收藏陈列;

  2011年为三河市政府会议室创作巨幅山水画《燕山秋韵》,为三河市防空指挥中心创作巨幅山水画《紫气东来》;

  2014年协助陈克永老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山水画《山河颂》;

  2016年5月,应中办邀请进驻中南海,历时半个月和陈克永先生,于飞三人合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厅创作十米巨幅山水画《泰山颂》,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亲为《泰山颂》落款。又为中南海独立创作大型山水画《燕山秋韵》。并得到贾庆林主席接见。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泰山颂》陈列于中南海 10米长2米高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先生亲赴中南海现场为《泰山颂》题款并合影留念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在中南海创作《泰山颂》期间,贾庆林主席到现场交流指导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与贾庆林主席在作品前合影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中南海收藏证书

  于立江老师作品及友赠美文欣赏:

  沉雄壮美 豪放婉约

  ——于立江山水画赏析

  文/ 刘靖国

  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2012年立江西北、东北、华东之行载盛誉而归,其山水画作品颇受众藏家、社会各界人士热捧和争购,大获成功。2013年5月份将赴台湾办展,闻此讯,由衷为其庆贺和自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立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立江的画气韵生动,整体格局控制得体,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壮美神妙,豪放婉约,十足的大家风范。观其作画,但见其运管挥毫,上游下行,左突右扫,洒脱无拘束,痛快淋漓。不计较一笔一墨得失,大笔约形,须臾间,或丈二,或八尺巨制已现江山体貌大要,随后凝神静气,细处打理。精心雕琢一石一水,一草一木,直至美轮美奂。正如南北朝宗炳所云“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千里江山尽收眼底,我们已成画中人。

  说来容易做来难,画上一分钟,画外十年功。“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清代山水画家石涛的话,立江践行以自然为师,历尽艰辛游历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深入生活,亲近自然,了解山水研究山水,认识山之仙、水之灵,理解山的雄浑、峻峭,水的灵动、秀美,石的险绝、奇异,木的婀娜、多姿。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深悟 “万物与我为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谛,他并不是机械的描摹自然,而是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视角解读自然,用画家的激情与自然碰撞,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在纸面上,创作出一幅幅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山水佳构。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大壑松云》 366cm x 145cm

  立江主张“师法自然”,但也不排斥传统,他对中国历代山水的画理画论和作品都潜心研读,上溯隋唐五代,两宋至明清,诸家诸派,其渊源特点都了然于胸,与前贤对话,在传统中汲取营养,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和形式。正是:“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

  在广阔的天地间,他像一位辛勤的耕者,一手伸向传统,一手拉住自然,用传统的精神对意化后的自然山水进行再提炼,他笔下的山水不再是笔墨技法的单纯表现,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不再是简单的图式经营,更是一种灵魂的载体。成为有着他鲜明个人特点和极强生命力的中国画山水画。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燕山雪霁》220cm x 145cm

  立江尤擅巨制,尺幅大就要解决诸多笔墨技巧问题。“神采用于笔”(北宋 郭若虚)、“骨法,用笔是也”(南齐 谢赫),“用笔”是技巧关键,立江在这方面已驾轻就熟,正、侧,逆、拖,擒纵、欹正,自然流畅,质厚清劲。点染皴擦,浑然一体,笔中见墨,墨中有笔。一幅画最见天分、悟性、宿慧和功力在于“收拾”处,收拾是一个完善至美的过程,画理同庖理,火候分寸把握至关重要。几年前,我曾以“一石一水一乾坤”为题为立江写过文字即主要肯定的是立江“收拾”的本领,精到、深厚,隐约,可读处多在“收拾”。如今在细品其画作,我们发现,立江的“收拾”本领与日俱增,流泉,远树,浮云,石质,无不精微而又独树标格。沉雄不失雅秀,灵动而不疏散。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幽燕朝晖》366cm x 145cm

  立江的画,以表现燕山秋色的作品居多,千丘万壑的秋叶,远处峰峦的赤红色,虽有夸张,但绝无火气却。间以白云飘邈充满天际,数只飞鸟,水上渔舟相映成趣。既有北方大川的苍茫雄健,又具南方山水的钟灵秀美。刚柔相济,宏微兼胜。远观烟岚苍芒,气势磅礴,近看则笔墨精致,清丽秀润。大气雄浑,气象万千。不论是专家还是普通民众,对其的作品无不交口称赞。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春溪》200cm x 100cm

  立江的成功在于其不断调整的过程,他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奋进,一直在完善,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我们期待他更多精美大作的问世,我们祝他艺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大岳朝晖》300cm x 110cm

  浅析于立江山水画中的精神内涵

  文/ 王飞

  在国人的心目中,无论是自然界的真实山水,还是画面上的山水,还是魏晋时期的山水诗,都表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怡情或者是寄情山水使得人们得以放松心情、得以放逐灵魂。让灵魂得到完全的自由,纵情山水间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方式。在山水间游走,也使个体的生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从生命个体的角度去体验自然、宇宙的宽广与博大,从生命个体的角度去自由地体验生命和生命的自由。肆意遨游山水间也是遁世、隐居的好方法。山水是国人灵魂最后的栖息地。山水这一题材,在国画中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国画山水,简称山水,独立于隋唐,成熟于北宋。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山静松声远》181cm x 97cm

  于立江的国画山水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他在法度之中寻求着适合于自己的表现角度,寻求着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他的笔墨技法不仅仅局限于国画的各种皴法,还适度地引入了西画中光与影,使得山更趋立体,使得每块石头更有着极其强烈的质感,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云山出岫图》181cm x 97cm

  于立江以造化为师,进入自然,在山水间研究山水、理解山水,他的山水画表现出了生命的质感,是有生命感的。他表现大山的苍茫、雄健与挺拔,让观者有种生命被放逐的快感,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生命个体的渺小。这种生命个体的渺小使得灵魂得到了完全的放松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完全的自由。苏轼在《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写到,“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观和品读于立江的山水画不是彷如画中游,而是在国人精神之中的山水间游走,这是很难得的。品读山水画也是一种品味灵魂自由的好方式。他深切体会到了山水在国人精神之中的地位。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大岳金秋》366cm x 145cm

  “气韵生动”是中国美学成熟的标志,那么,国画山水就是这种美学成熟标志的最好最有力的标注。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便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国画之中的气韵是不能替代的。于立江的笔墨,无论是笔墨技法还是笔墨情趣都依存于气韵之中。此种的“气韵生动”又依存于国人对山水在精神上的提炼,是“意”中的山水,是文化内涵中的山水,是精神层面意义上的山水,而不是其他。于立江笔下的山水既有北方大山大川的雄健、挺拔,又具有南方山水的秀美和灵气。在大开大合之间又不失对细节的描摹交代。是很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溪山烟雨》50cm x50cm

  于立江的山水是面对自然界真实的山水时,按照国人精神层面的“意化后的山水”进行再提炼、再提纯的。他笔下的山水不再是技法单纯的表现,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山水,不再是简单的经营,更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的载体。这体现着他在国画山水中的理想之美。

  如果说“元画‘尚意’”、“明画‘尚趣’”的话,那么,当代的山水更应该是“意”和“趣”的结合,然后与国人在精神上的山水相结合、相依赖、相依存,这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画出更好的山水画来。于立江已在这方面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著名画家于立江——千岩万壑抒胸臆 信笔江山看画图

  《幽涧泊舟图》50cm x 50cm


测试广告条
京ICP备16066456号